團服問與答
團體服不是單純的衣服,而是一種「行動名片」。從企業展場到校園社團,成功案例能讓團隊精神一眼傳達, 失敗案例則可能因布料或設計問題讓人望之卻步。以下整理常見經驗,幫助你少踩坑、多加分。
企業常用 撞色 POLO 衫+Logo 提升展場專業感;餐飲門市則透過 統一制服+圍裙 創造品牌識別。校園案例中,棒球隊會選擇 棒球外套+刺繡校徽,而高中班服則將 吉祥物或班級插畫印上 T 恤,兼具趣味與紀念價值。
更多實例可參考 案例分享。
常見失敗有三種:布料太差(洗幾次就縮水起毛球)、設計過度複雜(滿版 Logo 導致日常不敢穿)、缺乏樣衣試穿(交貨才發現尺寸不合)。
避免方法:至少選擇 中階布料;設計保持 2–3 個元素;務必進行 打樣與試穿。詳細訂製流程可見 訂製流程。
10–20 人:適合小型 T 恤或 POLO 訂製,主要提升凝聚力。
30–100 人:最常見,單價合理,可做班服、部門服。
100 人以上:適合企業或全校活動,可開模生產,打造專屬顏色與布料。
經驗上 30 人以上就值得考慮客製化,價格與設計品質能平衡。更多款式可見 產品總覽。